主页 > 人才 >

冠县:银郭庄的“回流效应”

发布时间:2020-07-06 10:46   来源:聊城日报    作者:申东方 阅读:

        银郭庄村地处冠县定远寨镇政府东南,虽然名字里有个“银”字,但前些年却穷得叮当响:村民主要种植传统粮食作物,因为地下水盐碱度高,作物收成有限;村里全是土路,一到雨天,前后街泥泞不堪,村民根本出不了门。因为村里穷,村里的青壮年大都选择外出打工,后街近20座民居,真正有人居住的只有二三户。

  前几年,镇政府积极吸引在外创业人士郭鑫贤返乡,创办山东葫仙工艺品有限公司,发展葫芦工艺品加工。他的回归在村里引发了连锁效应:不少外出打工的青年回到村里,进入葫仙工艺品有限公司工作,还有七八户村民开始种植葫芦,规模达到60多亩,每亩地每年能收入1万元左右。

 
    寓意着“福禄”的葫芦,为银郭庄的发展带来了新生机。

  
       6月24日凌晨4点半,郭兴传和妻子张霞来到高速公路入口旁的葫芦地里。葫芦正处在坐果期,管理工作比较繁重,中午太热,如果不早起“抢”时间,两个人很难管理好近10亩葫芦。

  
       张霞背起药筒,开始喷打除草剂,郭兴传则提着装有工具的小桶,专找个头较小、花瓣朝上的葫芦,用夹子夹住花瓣,再把夹子连上螺帽等重物,使得葫芦垂挂下来,确保葫芦花朝下。“这样葫芦更容易长成规则的形状。”郭兴传说。

  
       打完除草剂,太阳已经很高,二人只得鸣金收兵。“正赶上孩子放假,下午接了孩子再来干活。葫芦种到地里,人也就扎到了地里,浇水、防涝、打药、剪叶、疏果……半年的种植期,基本没有闲时候。”郭兴传边擦汗边说,“不过辛苦归辛苦,收入是种小麦玉米的好几倍,而且离家近,家里有啥事也能照应照应。”

  
       “我以前做过电工、电焊工,干过型材加工,也开过大货车。开大车是挣钱,但有一样不好——常年不着家。”工资较高的物流司机成了村里很多文化程度不高的男人的首选职业,以前开大车时,郭兴传常常半月才能回家一趟,在家呆不了几天又得出门,就连接孩子放学也成了他的一种奢望。

  
       2015年,没有葫芦种植经验的郭兴传在郭鑫贤的带动下,先种植了一亩多葫芦做尝试。2亩、5亩、6亩……几年来,他不断扩大种植规模。2018年,镇政府帮助郭兴传在高速公路入口旁流转了一片土地,使他的葫芦种植规模达到了十亩。

  
       每天晚上7点多,主播郭鹏贤就开始准备公司网店直播用的葫芦,除了常见的摆件和挂件,茶叶罐、灯罩这些创意工艺品也应有尽有。他从中挑出一些,摆放在写有编号的架子上,方便顾客挑选。

  
       “看这把‘小蚂蚁’多漂亮,嘴、腰、底在一条线上,喜欢的朋友赶快截图打1!”“您看这把葫芦腰多细,上下比例4:6,长得多匀称!我给您包邮,再送您一个中国结,挂在家里绝对好看!”直播从晚上8点一直持续到深夜12点,一般人最多的时候是晚上10点前后。直播间里的人来来去去,但郭鹏贤一刻不能停,人多时报价、推荐摆放方案;人少时介绍商品,提升人气。郭鹏贤说不好普通话,加上葫芦圈里“行话”多,为了做好直播,他没少下功夫。

  
       即使品种和加工工艺相同,不同的葫芦也会有视觉上的差别。开通直播后,郭鹏贤直播间每天都有两三千人次的人流量,顾客选货更加直观,网店的销量也提高了不少,仅6月23日一天,郭鹏贤就卖了9700多元的葫芦。

  
       郭鹏贤之前也是大车司机,主要给建筑工地运水泥。他常常凌晨4点就出门,到工地后再帮着卸货,加上返程,前后要6个小时,有时候一天要跑两趟。“之前工作强度大、不安全,现在在室内工作,工资比之前不低。”郭鹏贤说。

  
       依托葫芦产业,郭鑫贤在村里建起了民俗文化产业园,网红主播带货成为其中必不可少的内容,吸引了众多外地游客。2019年4月,500多名小学生来村里开展研学活动,村里老人都说,从来没见过这么多人到村里来。

       
       在公司的烙画工作室里,孙建平向左侧身坐着,右脚踩在砖块上,左手把葫芦按在桌沿上,右手拿着烙铁,根据铅笔描出的“福”字轮廓在葫芦上烙起来。累了她就停下来活动活动颈肩,看看桌上的绿萝。“听人说多看绿色能缓解眼疲劳。”孙建平笑着说,“这份工作需要坐得住才行。”

  
       孙建平在这里工作已经三年了,现在每月工资3000元左右。“我不会种地,在这里学到了手艺,离家又近,工作与文艺相关,也能陶冶情操。”孙建平非常知足。

  
       孙建平这样的情况,在当前农村青年中普遍存在:文化程度不高,结婚前可以在外打工挣钱,但有孩子后,要么把孩子放在老家留守,要么自己回家找份工作,但这类工作和在外打工相比,收入要差不少。郭鑫贤的返乡创业,为村里的青年提供了机会:只要有能力,就能在家门口工作,而且收入可观。这也是银郭庄村出现“回流效应”的重要原因。

  
       因此受益的还有村里的贫困户郭金传。郭金传的父母都已经80多岁,妻子又身有残疾,腿脚不方便。此前,他在天津打工,因为没有技术,每月工资才三四千元。在郭鑫贤这里,管理葫芦、打包发件,哪里需要人手,他就去哪里帮忙,不光每月有3000多元的工资,还能学习农业技术。“再学上一段时间,俺也打算种些葫芦试试!”郭金传对未来的生活充满着希望和自信。

上一篇:临清:一人回乡 带富一方
下一篇:枣庄市乡村振兴服务七队凝心聚力谋新篇

分享到:
0
最新资讯
阅读排行